欢迎光临27在线法律援助网站,这里为您提供关于法律的各种相关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公司法>公司治理

股权转让被冒名签字怎么办?

作者:普洱市法律服务网 日期:2022-07-17 点击:0

冒签协议转股权请求无效获支持

原告:杨某

被告:华慧有限公司

诉讼请求:判令涉诉股东会决议无效。

争议焦点:

1. 未履行出资义务是否当然不享有股东资格;2. 冒签的股东会决议是否有效。基本案情:

被告成立于 2010 年 5 月 14 日,至诉讼时止。公司股东及出资情况为:陈荣满出资 50 万元,占公司出资总额 50%;原告出资 40 万元,占公司出资总额 40%;包钦丹出资 10 万元,占公司出资总额 10%。公司法定代表人、执行董事为陈荣满,公司监事为原告。

2010 年 12 月 14 日,被告在原告不知情的情况下召开第二届第二次股东会,会议决议内容为:

1. 同意将原告持有的该公司股份 40 万元转让给股东陈荣满;

2. 同意免去原告的监事职务。

原告诉称:

2010 年 12 月 14 日,被告在不通知原告的情况下,私自召开第二届第二次股东会并冒充原告签名,非法形成决议,将原告持有的股份全部转让给股东陈荣满,免去原告监事职务,并伪造了股东转让协议。该股东会决议以及股权转让协议均为陈荣满代原告签字应属无效。

被告辩称:

被告认可股东会决议及股权转让协议书上原告的签名是陈荣满所签。

当时公司章程上约定原告出资 40 万元,作为其入股出资,但是至今原告没有把 40 万元入股到被告,所以原告说股东会决议无效,被告认为原告没有这个权利。入股的时候原告都没有签过字,也一直没有履行公司章程的约定。

法院观点:

决议非原告真实意思表示,应属无效。

真实的意思表示是民事法律行为有效的前提条件。根据被告的工商登记及相关证据显示,2010 年 12 月 14 日被告召开所谓的第二届第二次股东会时,原告系被告工商登记及章程记载的占公司出资总额 40%的股东,虽然被告辩称原告未履行出资义务,但是否履行出资义务并非当然影响其股东权利的行使。现被告亦认可该股东会的召开并未通知原告。

决议上原告的名字并非其本人所签,故该股东会决议不是原告的真实意思表示,应属无效。

法院判决:

2010 年 12 月 14 日被告第二届第二次股东会决议无效。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