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27在线法律援助网站,这里为您提供关于法律的各种相关知识。
当前位置:首页>婚姻家庭>财产分割

夫妻婚内打借条 离婚后起诉还款获法院支持

作者:法律服务网 日期:2019-11-13 点击:0
 
离婚前,夫妻一方给另一方打了欠条;离婚后,该欠条是否受法律保护?某法院就审结了这样一起夫妻间的借贷纠纷案件,离婚后,女方持欠条向前夫索债,这一诉讼请求得到了法院的支持。 
案情:丈夫向妻子打下借条 
一年前,现年三十五岁的李某和已过而立之年的何某离了婚,正式结束了两人近十年的婚姻。但就在两个月前,因一张欠条,李某将前夫何某告到了法院。 
李某在诉状中称,去年6月,因感情关系恶化,她和何某协议离婚。在离婚前,为给儿子留下一笔抚养费,手头拮据的何某便向李某出具了一张十万元的借条。现二人已离婚一年有余,且何某的生意也逐渐有了起色,但何某却迟迟不支付欠款,李某多次到何某处催要,他总是以种种理由拖欠不给,李某只好将前夫何某告上了法院,请求判令何某还清欠款,并承担诉讼费用。 
何某则辩称,自己根本没有借前妻李某的钱。按照该借条载明的时间,原被告婚姻关系当时仍在持续,故夫妻财产应当共同支配和使用,婚内不存在借款,李某起诉自己要求偿还借款没有事实根据和法律依据。此外,自己还要赡养多病的父母,况且没有固定工作,没有收入来源,不可能有10万元钱。并且在协议离婚的同时,两人已将夫妻财产协商分割完毕,今后再无瓜葛。基于以上理由,何某请求法院驳回李某的诉讼请求。 
然而在法庭上,何某却没能拿出证据来证明自己的主张。而李某则当庭出示了何某打给她的欠条原件。欠条载明:“今借李某十万元正,等将来有钱时再还。何某”。欠条背面还明确写明:“为儿子上学预留。” 
 
判决:丈夫借款应偿还 
案件的主审法官经审理后认为,李某与何某之间的民间借贷法律关系成立。该案中,在原、被告婚姻关系存续期间,被告何某所写的欠条是其本人的真实意思表示,该欠条是双方之间对财产的约定,欠条写明款项系被告为儿子预留存款,其内容受法律保护。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各归各有,此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被告何某主张未向原告李某借款10万元等,因被告未提供充分证据,且原告不予认可,故法院不予采纳。原告要求被告偿还欠款的诉讼请求法院应予支持。法院遂依法一审判令被告何某于判决生效后十五日内偿还原告李某借款10万元。 
 
提醒:夫妻间借款受法律保护 
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打的借条到底有没有法律效力?该案的主审法官随后就这一问题进行了详细解答。他指出,我国合同法并未明文禁止有夫妻身份的自然人作为借款合同的主体,并且婚姻法也明确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可以实行财产分别制,可以拥有个人专属的财产,这就为婚内借款合同可以成立并生效提供了前提,因而婚内借款合同的效力应予肯定。 
而在认定婚内借款关系是否成立时,要综合考虑相关因素,不能仅仅依据夫或妻出具的一纸“借条”,还要看是否实际发生夫妻一方将自己个人所有的款项出借给另一方的事实,同时,还应该考虑涉案款项的来源和去处。 
该案中,李某所持有的借条明确载明,该借款系为儿子预留,用途明确,系双方当事人对财产的明确约定,且不违反相关法律规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第十九条第一款“夫妻可以约定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归各自所有、共同所有或部分各自所有、部分共同所有。约定应当采用书面形式。……”、第十九条第二款“夫妻对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财产以及婚前财产的约定,对双方具有约束力”的规定,应该认定该借贷关系成立。 
此外,法官还提醒大家,打婚内借条应慎重。就目前司法实践而言,借条是确定借贷关系、认定借款事实重要依据,因此社会上有些夫妻为了开玩笑或是哄对方开心而相互借款打欠条,这种行为是不可取的,一旦双方感情不和离婚或发生重大分歧时,往往要通过法律途径解决。 

 
免责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信息来源于国际互联网,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和学习之目的。如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立即联系网站所有人,我们会予以更改或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
TOP